现在是春夏天,无论从官方天气预报的报道,还是大众的自我的感觉,春秋天雾霾(PM2.5)少。既然雾霾少就不用担心PM2.5(可入肺颗粒物)的危害了?更没必要用空气净化器了吧!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?我们的感觉真的靠谱吗?肉眼看不见,危害就真的不存在吗?
空气质量好可以高枕无忧了?
请看下面这张图,它展示的是全国空气质量指数(AQI) PM2.5实时地图,该实时数据来自于中国环保部,每小时更新。本张图片的更新时间2020-06-05 13:00。

从图片上看,感觉确实良好,但是我们的感觉真的靠谱吗?
请您再看一下接下来这张图表,根据国家《环境空气质量指数(AQI)技术规定(试行)》(HJ633—2012)规定:当PM2.5日均浓度0-35,对应的AQI指数为0-50,空气质量为优;当PM2.5日均浓度35-75,对应的AQI指数为51-100,空气质量为良。

由此可见,的确现在全国绝大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指数(AQI)为优、良,但是,其所对应的PM2.5日均浓度依然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(WHO)建议的健康标准10微克每立方米。
PM2.5最大的危害就是致癌
“中国空气净化第一人”、上海交通大学资深教授吴吉祥说:“PM2.5危害性很大,最大的危害就是致癌。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PM2.5日均浓度要在10微克每立方米以下才不会对人造成危害。早在2013年,世界卫生组织就已经把"室外空气污染"列为一类致癌物。也就是说,当PM2.5浓度大于10微克每立方米就成为空气污染物里1类致癌物的诱因”。
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称:“世界上有九成的人在被污染的空气里呼吸。空气污染视为健康的最大环境风险,空气中的微细污染物(主要是PM2.5)可以穿透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,损害肺部、心脏和大脑”。
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,空气污染每年导致700万人过早死于癌症、中风、心脏病和肺病等疾病。这些死亡人数中约有九成来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,在这些国家,工业、交通和农业的排放量很大,家庭中的肮脏炉灶和燃料也很多。
负氧离子空气净化器——PM2.5的终结者
负氧离子空气净化器可以向空气中释放高浓度的负氧离子,中国人居环境发展研究会的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都能证实,生态级负氧离子(小粒径负氧离子)可以主动出击捕捉小粒微尘,使其凝聚沉淀,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去除空气2.5微米(PM2.5)及以下的微尘,甚至1微米的微粒。小粒径负氧离子,能有效地减少PM2.5对人体造成的危害。
清华大学博导、教授林金明编著的《环境、健康与负氧离子》一书中说:“当室内空气中的负氧离子的浓度达到2万个每立方厘米时,空气中的飘尘量会减少98%以上。对可入肺颗粒物PM2.5效果极佳。所以在含有高浓度小粒径负氧离子(负氧离子)的空气中,PM2.5中危害最大的直径1um以下的微尘、细菌、病毒等几乎为零。因此可以说,空气负氧离子(负氧离子)含量的多少是衡量空气是否清新的重要标准之一”。
根据中国官方新闻媒体光明日报及新华社的相关报道,生态负氧离子技术——生态负氧离子生成芯片技术(专利号:201220433901.6)和纳子富勒烯负氧离子释放器技术(专利号:ZL201020263299.7)和污染物收集系统的生态负氧离子生成技术(专利号:ZL201410605683.3) 可以生成等同于大自然的生态级负氧离子,粒径小、活性高、自然扩散距离远,能有效地去除PM2.5。在室内就可以营造等同于广西巴马长寿村的空气环境,让你在一呼一吸中,尽享负氧离子浴。(作者:中国人居环境发展委员会研究员李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