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IIYI 薇伊生态负离子机—净化器的升级换代产品
电话咨询:4008-121913
VIIYI薇伊官方微信二维码
扫一扫 手机逛起来
关闭
薇伊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官方网站logo

新闻动态

“新冠没走,鼠疫又来”专家建议,负离子无害灭微才是防疫长期最理想的方式

日期:2020/8/7 15:32:27 浏览:次|作者:viiyi

据《人民日报》报道,内蒙包头市达茂旗石宝镇发生1例鼠疫死亡病例,35名接触者以集中隔离,当地已发布鼠疫疫情Ⅲ级预警。据悉,鼠疫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烈性传染病,曾被称为黑死病。不少网友看到后,纷纷表示:“我心态崩了”、“新冠没消除,鼠疫又来”、“严防严控”……其实回看今年,除了新冠病毒,埃博拉、EB等病毒也同时出现,就算新冠结束了,还会有新的病毒或者老的病毒反复,世界已经进入各类病毒常态化的一个状态。

负离子无害灭微有望成为长期防疫最理想的方式


世卫总干事谭德塞也曾在多次会议上强调,目前新冠疫情仍处大流行态势,其他病毒仍相继出现,我们必须要做好与病毒共存的准备和长期防疫的打算。中国空气负离子暨臭氧研究学会专家陶明章先生,在《2020年第一届负离子灭活病毒暨无害灭微研讨会》上对近年病毒的发展趋势做了分析。他讲道:当下在新冠病毒危及全球,高病发率、高致死率和无症状传染者成为趋势;同时,出现病毒传播延续周期长也成为趋势。面对这些趋势,该如何做好长期防疫工作,将成为我们思考的重点。

传统灭微以不适合长期防疫发展的需要

就以当下的防疫工作来讲,我们主要以强氧化、紫外线、高温、酒精蒸发脱水四种传统灭微方式为主。其中,84消毒液、酒精是我们最常见的灭微工具。虽然传统的灭微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杀灭细菌病毒,但有一定局限性,喷洒不到的地方无法杀灭细菌病毒。不光如此,陶明章先生也讲到:尽管这些方式使用较多,但都存在一定的弊端,比如对人的口腔、鼻腔、眼睛等器官具有刺激性,人需回避,对人的工作、生活影响巨大,只能实时杀灭病毒,不能长期的、持续的杀灭病毒。要以长期防疫形势来看,人无需回避的可持续的灭微方式,即无害灭微,成为当务之急。

负离子无害灭微有望成为长期防疫最理想的方式

什么是无害灭微呢?中国空气负离子暨臭氧研究学会专家李慧女士对此解释到:“无害灭微,就是指把物体上、空气中的微生物(包括细菌芽孢在内)通过非高温、非氧化、非蒸发的方式,在人无需回避、对人无害、不影响工作生活学习等活动的前提下灭杀的方法。目前,无害灭微最常见的方式是负离子无害灭微。在这其中,小粒径负离子的效果尤为突出。”

负离子是一种自然因子,长期存在于空气中,无色无味,但每当我们来到森林、海边、瀑布等地方的时候,我们会觉得神清气爽,这就是负离子的作用。负离子在医学界被誉为“空气维生素”,对人体健康和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极好的作用。

(图为:武汉方舱医院使用负离子无害灭微)

负离子可从两方面实现无害灭微。一方面,负离子可以快速净化空气,去除空气中的pm2.5和气溶胶,从而阻断病毒传播途径;另一方面,负离子可使病毒衣壳内外电位发生变化或颠倒内外电位极性,将其灭杀。整个过程人无需回避,特别适合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,国内疫情最严重的时期,武汉方舱医院就采用了负离子无害灭微的方式,其效果是显著得到肯定。

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林金明先生在其编著的书籍《环境、健康与负氧离子》中明确指出:小粒径的负离子较为活泼,迁移距离远,可以穿透人体血液屏障,在含有高浓度的负氧离子的空气中,直径1μm以下的微尘、细菌、病毒等几乎为零;同时,大量临床试验证明,负离子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,参与血液循环,活化网状内皮系统,提高吞噬细胞吞噬功能,改善机体反应性,提高人体免疫力。因此,小粒径负离子不光灭微效果显著,对人体健康也有较好的改善作用。

小粒径负离子不光灭微效果显著,对人体健康也有较好的改善作用

小粒径负离子不光灭微效果显著,对人体健康也有较好的改善作用

(以上检测报告可看出:小粒径负离子可灭其多种病毒活性,阻断细菌、病毒等传播途径,对0.3以下颗粒物的去除及杀毒率均高达99.87%。)

在《2020年第一届负离子灭活病毒暨无害灭微研讨会》会议上,通过各方代表达到共识,由清华大学林金明教授论证的小粒径负离子无害灭微效果显著,且可以起到长久持续的灭微效果。据陶明章先生指出,现在的小粒径负离子生成技术已问世,是生态负离子生成芯片技术(ZL201220433901.6)、纳子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器技术(ZL201020263299.7)、离子变换器技术(ZL201110146958.8)三种技术,并取得多家权威机构认可。长期防疫的形势来看,负离子无害灭微有望成为长期防疫最理想的方式。

((图为:武汉方舱医院在使用负离子无害灭微)


(图为:广州正佳广场在使用负离子无害灭微)



1、引于: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林金明先生在其编著的书籍《环境、健康与负氧离子》
2、作者:中国空气负离子暨臭氧研究学会研究员周彤

分享到:

相关阅读

页脚底部资质